緊急提醒:新型毒品偽裝成食品飲料!一碰就沾毒!你身邊可能就有,趕緊阻止!
6月11日舉行的北京市禁毒工作新聞發(fā)布會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陶晶介紹,2020年北京警方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460余起,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580余名,查獲吸毒人員2400余名,收繳各類毒品近40公斤。

去年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460余起
陶晶介紹,2020年,公安部持續(xù)保持打擊毒品犯罪力度,全市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460余起,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580余名,查獲吸毒人員2400余名,收繳各類毒品近40公斤。
2020年5 月下旬,禁毒總隊經(jīng)工作獲得線索:“一個發(fā)往北京的物流快件內(nèi)夾藏毒品”,為防止該批毒品流入社會,禁毒總隊隨即組織豐臺分局,成立聯(lián)合專案組對此案開展偵查,鎖定了目標嫌疑人史姓男子及其活動軌跡。
經(jīng)部署,警方在大興區(qū)一物流網(wǎng)點成功抓獲涉嫌運輸毒品的史某,當場起獲偽裝在電動車電瓶里的毒品海洛因20余公斤,斬斷了一條橫跨多省市的毒品進京販運通道。據(jù)介紹,這是北京警方破獲的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市繳獲海洛因最多的運輸毒品案。
此外, 公安部門于2020年制定《關(guān)于加強“笑氣”濫用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牽動應(yīng)急管理、網(wǎng)信、檢法等10余部門,綜合治理“笑氣”濫用問題。全年共破獲“笑氣”案件10 余起,抓獲違法犯罪人員 30余名,繳獲“笑氣”26萬余支。
陶晶提到,2020年警方對網(wǎng)絡(luò)涉毒案件打擊能力增強,共破獲網(wǎng)絡(luò)涉毒案件290余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340余人次,分別占涉毒案件和刑拘人員總數(shù)的63.6%、59.5%。
下月起,18種新精神活性物質(zhì)被列為毒品
陶晶在發(fā)布會上提到,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出現(xiàn)新精神活性物質(zhì)1000余種。
其中既有含芬太尼類、卡西酮類、合成大麻素等新精神活性物質(zhì)的“毒巧克力”“娜塔沙”“小樹枝”,也有含有苯乙胺類、色胺類新精神活性物質(zhì)的“毒郵票”“零號膠囊”,
極具偽裝性、隱蔽性和迷惑性。不同種類的新型毒品濫用危害程度不同,過量吸食可能導致休克、窒息甚至死亡。
今年7月1日,我國將把“整類合成大麻素類物質(zhì)”和“氟胺酮”等18種新精神活性物質(zhì),列為毒品進行管制。下一步,公安機關(guān)對新精神活性物質(zhì),特別是偽裝成食品飲料的新型毒品加大打整力度。同時,將會同教委、教工委、團市委、宣傳、廣電等部門,重點加大對新型毒品的預(yù)防宣傳教育,嚴防其危害首都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請所有人為自己、為孩子、為家人、為朋友
認真地看完這篇文章??!
以前覺得吸毒是離我們特別遙遠的事兒,販毒就更別說了,那都是新聞里才有的事兒。
但最近了解到,有好些新型毒品就隱藏在生活中,有的長得像郵票,有的跟常吃的奶茶、跳跳糖、蘑菇看起來沒差別,實在是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好些販毒者不是別人,就是00后,有可能就是你孩子的同學。
謹以此文,給你提個醒。世間多險惡,唯有多留心。
01
前幾天刷到一篇文章,嚇得我的iphone差點摔爆屏。
是這樣的。
單親媽媽離婚后,就一心撲在照顧兒子上,沒想過再婚。
直到兒子極力撮合她和第二任丈夫在一起,單親媽媽以為人生總算是苦盡甘來。
萬萬沒想到,沒過多久,單親媽媽就被警察請去:“你兒子涉嫌販毒。”
單親媽媽說:“不可能啊,我兒子整天在學校里上學,哪有機會沾染毒品和毒販子?”
警察掏出一張照片讓單親媽媽認:“你認識這個人嗎?”照片不是別人的,真是現(xiàn)任丈夫。
“他就是教唆你兒子販毒的毒販子。”警察邊說邊掏出一排“郵票”,繼續(xù)說:“你兒子在同學中傳播的就是這種毒品。”
警察說的這種毒品,長得像一張小紙片,因外形而俗稱“郵票”。
它是一種半人工致幻劑,是迄今發(fā)現(xiàn)藥效最強的精神藥品。
LSD本身無味無色。
放入食物飲料,口服分辨不出異味。
它原形比指甲還小,用花花綠綠的卡通貼紙包裝外表,更是不易察覺。
02
這樣一片小小的“郵票”,不到幾微克,就是一顆搖頭丸3倍的毒性。
可怕嗎?但“郵票”的可怕之處,還不止這么簡單直接。
02
“郵票”可怕之一:
/特別隱匿,連警察也看不出/
這樣的事,在00后間不算新鮮。
前不久,浙江杭州警方抓獲涉嫌販毒的人員,搜遍全身,也只搜到8張可疑的紙片。警方還在懷疑是不是販毒的幕后團伙已經(jīng)得到風聲、事先轉(zhuǎn)移毒品。
一步步追查下來,那8張可疑紙片經(jīng)鑒定,也是變形的LSD。
03
可怕吧?
現(xiàn)在的毒品已經(jīng)學會變形記、隱身術(shù),連警察都差點分辨不出,何況孩子。
更可怕的是,警察查出背后販毒的全是年輕人,大部分是00后。
04
也難怪00后會被“郵票”迷惑,緝毒警察第一時間都會被它迷惑。
比起海洛因(第一代毒品)、冰毒(第二代毒品)等明顯的外觀和氣味特征,“郵票”無味,外形極具欺騙性,這是它的恐怖之處。
03
“郵票”可怕之二:
/不用吃,皮膚一碰,毒性就會滲入/
16歲女生小琪有次跟幾個朋友去酒吧。
她那個年紀,對酒吧、蹦迪、燈紅酒綠太好奇了。背著家里偷偷去。
去了酒吧之后,朋友介紹幾個新朋友給她認識,其中有個叫豪哥的,對小琪特別熱情。
跟小琪聊熟了,變魔術(shù)似的變出一片“郵票”:“你猜這是什么?”
小琪被他撩得頭腦發(fā)熱,伸手就去摸他手掌心的“郵票”:“這不是貼紙嗎?”
豪哥笑笑,露出舌頭,把“郵票”貼到舌上:“這個可以吃的,你要不要試試?”
06
后來發(fā)生什么,小琪就不知道了,等她醒來,已經(jīng)是第三天,而且是在警察局。
酒吧老板報的案。據(jù)說,那晚,酒吧的人都走光了,就小琪一個人在那里大喊大叫,說的話顛三倒四,老板根本聽不懂,而且一直說到第二天中午,亢奮十幾個鐘,不休不眠。
警察局一驗,小琪染上毒癮。
小琪當然不認:“不可能,我有沒有吸毒自己還不知道?”
警察掏出“郵票”問她:“碰沒碰過這玩意兒?”
小琪心虛了:“看過,我沒吃……”
警察告訴她:“這個不僅吃會上癮,皮膚接觸過,毒性就會滲入。”
在我們以往的認知里,毒從口入,但“郵票”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不用吃,只要皮膚接觸過,就已經(jīng)沾毒。
艾滋病傳染,都得是破皮流血的皮膚接觸,但“郵票”只要一接觸皮膚,毒性就注入血液。
07
04
“郵票”可怕之三:
/會出現(xiàn)幻覺,從而引發(fā)自殺/
吸毒,會興奮,會上癮。這些早在第一代、第二代毒品誕生時,我們就知道。
“郵票”作為第三代毒品,也跟前兩代一樣有這些特性。
一位女插畫師吃了“郵票”之后,連續(xù)為自己畫下多幅自畫像。
08
“一開始覺得自己是天使,身體越變越輕,跟周圍的一切融為一體,而后覺得自己不停往下墜,從天堂跌入十八層地獄。”
據(jù)吃過“郵票”的人說:“吃到高潮時,會感覺自己的身體一點點變輕,能飛起來。這時候聽音樂,不用耳朵聽,用鼻子聞都能聞到音樂的味道。”
“但那過后,就會很想死,身體不自覺就會想從樓上往下跳……”
請留意一下,根據(jù)兩位吃過“郵票”的人的描述,它最致命的地方在于,產(chǎn)生美好的幻覺之后,讓人急轉(zhuǎn)直下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
其實,這都是因為接觸“郵票”后,人會自然而然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并出現(xiàn)急性精神分裂和強烈的幻覺,但毒性進一步發(fā)作,就讓人產(chǎn)生極大的心理落差,引人輕生。
吃海洛因有死人的,吸冰毒也有死人的,但那大多數(shù)都是吸毒時間久,毒素破壞了整個身體,或者戒毒不成,毒癮難耐之際求死。而“郵票”則是會在讓人在極樂之后立即有求死念頭。
09
05
“郵票”可怕之四:
/販毒的巨頭就在00后中間/
以往的緝毒案,吸毒的可能有未成年人,但販毒的多是成年奸商。
“郵票”是近幾年進入中國市場的。
2016年,北京警方首次破獲國內(nèi)新型毒品“郵票”案。
2017年5月,廈門查獲福建省首起新型毒品LSD。
2017年6月,成都海關(guān)公布一起網(wǎng)絡(luò)走私新型毒品案,查獲附著在“郵票”上的新型毒品LSD,這是四川地區(qū)首次查獲該類新型毒品。
2018年9月,杭州警方破獲杭州市首例LSD新型毒品案。
2018年11月,江門公安禁毒部門公布偵破全國首例互聯(lián)網(wǎng)跨境販賣新型毒品“郵票”LSD案件情況。
最令人痛心的是,在今年9月杭州警方破獲的LSD新型毒品案中,販賣LSD的都是一群00后。
據(jù)了解,“郵票”只能在國外“暗網(wǎng)”購買,只能用比特幣支付。這群販毒的00后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入貨,而后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快遞分銷,也在同齡人中傳播、售賣。
中國社會天然會降低對未成年的警惕度:“他還是個孩子,能干什么壞事?”但“郵票”販毒,恰恰就是這群孩子在作孽,有毒的孩子正在向無數(shù)的孩子販毒。
“郵票”從外形、傳播途徑、傳播者、致毒效果,都讓人匪夷所思。
最可怕的毒品,長得并不像毒品。
除了“郵票”,還有很多隱匿在生活中的第三代毒品。
06
“郵票”可怕
/這些更可怕/
“奶茶”
10
外觀跟我們平時逛超市買的,幾乎無二致。沖了之后,也有濃濃的奶茶香。
唯一的不一樣,就是不開封時,透過包裝袋摸,摸到的質(zhì)感是比較粗糙的顆粒,而不是像奶茶沖劑一樣的細致粉末感。
但實際上,它的主要成分是氯胺酮,作用跟K粉、冰毒相似,使人極度亢奮,容易上癮。
“開心水”
11
跟別的飲料混著喝,根本喝不出又異味。但這實際上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態(tài)毒品,由冰毒、搖頭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
“跳跳糖”
12
包裝像極了“跳跳糖”,但實際上是沖劑。跟各種飲品混合后,口味不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但喝過之后,一兩天頭腦還會處于興奮狀態(tài),后勁十分強勁。
“浴鹽”
13
“浴鹽”又稱“喪尸浴鹽”,是一種新型的致幻劑,是卡西酮的高純度結(jié)晶。
這小玩意兒,吃了之后會膨脹得幻想自己就是巨人。想打人,想吃人,不止想,真的會做。傷己傷人,破壞性極大。
“阿拉伯茶”
14
這種阿拉伯茶,學名叫恰特草。新鮮的,長得像菜市場常見的莧菜,曬干后,又酷似茶葉。但毒效跟海洛因相差無幾。而且一旦上癮,會飽受尿頻尿痛的痛苦。
“蘑菇”
15
看著跟超市買的蘑菇?jīng)]什么區(qū)別,但實際上是一種天然致幻劑,含有裸蓋菇素等迷幻物質(zhì)的蕈類。
在全球各地有分布,是血清素受體激動劑,刺激受體導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紊亂和興奮,產(chǎn)生做夢一般的感受,人的言行失去控制。長期或過度服用會導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毒,甚至產(chǎn)生妄想綜合癥。
還有下面這些,都是毒品,真是防不勝防。
16
07
第三代毒品偽裝性極強,第三代毒品的販毒者就在孩子中間,第三代毒品就混在日常食物中。
這是事實,但講這些,并非想引起恐慌,而是想提醒父母,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是極其重要的一門家庭必修課。
在第三代毒品面前,教會孩子自我保護,要做到這4點:
第一,識物。上面提到的這些,基本上是囊括了被緝獲的第三代毒品。看清楚了,別誤入這些套路。
第二,識人。00后是販毒犯也沒那么毛骨悚然,會販毒的人都有共性,最好遠離。
陌生人帶你嘗試新鮮事物,無論是什么,一律拒絕。不知道怎么判斷時,請相信一句話“有的人無緣無故走入你的世界,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騙你”。
第三,識環(huán)境。酒吧、迪廳、KTV,是第三代毒品交易的高頻場所,能不去盡量不去。
在外吃飯,除了跟家人,如果中間離場上廁所,回來后飲料要更換,防止被人下藥。
第四,警惕意識。時刻保持警惕,有時候也就是第六感問題,直覺不對,隨機應(yīng)變,寧可誤判,也要好好保護自己。
公安提醒
也許你覺得毒品離你很遠!
但想想你的孩子、你的朋友、你的家人,
他們是不是都知道這些是毒品呢?
難以想象要是家里的小朋友被騙貪玩?
自己的家人、朋友因此誤入歧途?
請告誡自己身邊的人?。?!
千萬不要碰這些毒品,這些看似像“零食”、玩具一樣的東西,這是毒藥!!
毒品是可以毀得我們家破人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