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和煤炭需求旺盛 市場價格短期飆升
我國疫情管控得當,經濟恢復態(tài)勢較好,出口需求旺盛,帶動電力和煤炭需求旺盛。進入九、十月份,盡管受季節(jié)性需求環(huán)比走弱和雙控影響,電廠日耗回落,但較往年同期依然偏強。供給端,山西、陜西洪澇災害,疊加近期內蒙古、黑龍江和陜西接連發(fā)生事故,煤炭主產地的生產和外運均受到影響。此外,長達25天的大秦線檢修,在一定程度影響了產能釋放和煤炭集港。檢修開始后,大秦線日均運量降至100萬噸,較正常水平減少20萬噸。供給端接二連三出現問題,引發(fā)了終端和貿易商的恐慌心理,加快采購和囤貨的同時,也放寬了對價格的接受度,促成市場價格短期飆升。
東北地區(qū)即將供暖,開展強勢補庫;加之增產保供政策分解到礦,部分煤礦產量雖有增加,但都供應固定電廠用戶,有部分煤礦削減市場煤銷量增加保供,造成市場煤貨源緊張。目前,煤礦、站臺及港口庫存維持低庫存,各終端及貿易用戶采購仍較積極。需求端,雖然民用電需求有所回落,但“金九銀十”用煤旺季,工業(yè)用電需求不弱,帶動整體日耗雖有回落,但依舊相對高位;疊加北方部分地區(qū)即將進入供暖季,枯水期即將到來,水電逐步步入淡季,替代作用減弱下,繼續(xù)拉升火電負荷,電煤需求預期向好。
從拉煤用戶來看,主要為建材、化工等非電行業(yè),以及煤炭貿易商,而真正的火電廠采購非常少。也正是這些非電行業(yè)的積極采購,以及貿易商的積極囤貨,才促使此輪煤價超預期上漲。但隱憂已現端倪,后續(xù)市場漲勢將趨緩。首先,煤價過高,成本壓力增大,非電行業(yè)可能會出現無力購買,被迫停產、限產的現象。其次,冬季高耗能企業(yè)錯峰生產或受限電影響,水泥等行業(yè)關?;驕p產,會減少市場煤的采購;而電廠又有價格低廉的長協(xié)煤打底,補庫壓力不大,不愿采購高價煤。再次,月底大秦線恢復正常,疊加產能和保供資源釋放加快,電廠庫存會得到強力補充。那么,等到電廠庫存得到提升之后,高位的市場煤價很有可能出現回調;但受寒冬時節(jié),煤炭需求旺盛等因素影響,煤價跌幅有限。寒冬臘月到來,火電壓力加大,但主打長協(xié)的電廠,繼續(xù)對市場煤保持剛性拉運。而此前大量前期囤貨的煤炭貿易商在春節(jié)到來之前,爭先恐后拋貨。預計12月份,市場將由旺轉淡。(宮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