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機場首次啟用航站樓為避險場所
臺風“煙花”來勢洶洶,為保證杭州各重大項目建設工地建設者的安全,經(jīng)多方共同努力,24日、25日,涉及杭州西站樞紐、杭州蕭山機場三期工程以及亞運場館的數(shù)萬工人,均獲得了妥善安置,蕭山國際機場更是首次開放了T1航站樓作為安置避險場所,數(shù)千人在航站樓過夜,共計11000多人被分散安置在機場的各個部門場所。
首次啟用航站樓為避險場所 11000多名建筑工人在機場過夜
7月25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取消了全部航班,但T1航站樓內(nèi)卻分外熱鬧,上千人在航站樓內(nèi)過夜。這里,成了他們的臨時宿舍。
“這里的條件比宿舍的還好。”90后的張亮(化名)笑著說。張亮是濟南人,正在建設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工程的能源中心,這是他第一次遇到臺風,第一次進航站樓,第一次被安置。
據(jù)了解,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目前在建的三期工程有11000多名建筑工人。自24日下午起,杭州機場就開展緊急安置工作,將工人們轉移到機場三號食堂、 T1航站樓、一號食堂、蓄車場、機場指揮部原辦公樓和商業(yè)部辦公樓等避險場所。此次是首次啟用航站樓為避險場所。
在候機樓現(xiàn)場,除了發(fā)放避災必備的飲用水、面包、火腿腸等物資外,機場還特別準備了移動充電臺、配備大容量垃圾桶、24小時提供空調(diào)和冷熱水,同時安排保潔單位加強區(qū)域內(nèi)洗手間清潔,做好現(xiàn)場安置工作。
杭州西站落實臨時避災點24處 安置43個項目2萬余名工人
根據(jù)屬地街道統(tǒng)一安排,西站樞紐區(qū)域工地(包括地鐵工程)共落實臨時避災點24處,核心區(qū)43個項目分部的20500名人員連夜轉移至臨時避災點。除了保人身安全,杭州云城建設管理指揮部還會同屬地街道、建設單位等,每日開展施工現(xiàn)場安全排查。截至發(fā)稿前,已對23個在建工地進行了檢查,共加固臨時工棚13處、加固重大起重機械107臺、加固圍擋56處,處理工地臨時積水點5處,清理排水溝5450米。
云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指揮部還對積水嚴重的路段加強管控,專門加強了安保、保潔工作,確保邊溝無堵塞,排水順暢,并對新良上線等路段的圍擋進行了加固,準備隨時啟動大功率抽水泵。
據(jù)悉,從22日開始,云城指揮部便已召集湖杭鐵路、杭州西站樞紐、疏解通道、市政工程以及安置房等工程建設、施工單位,全面部署西站樞紐區(qū)域防臺抗臺應急準備工作,落實防汛設備、應急物資、值守人員等。截至發(fā)稿前,共落實排水泵470臺,挖掘機70臺、沙包4600個、編織袋26750個。
蕭山電力保障安置點用電無憂 國博中心安置2.4萬余名亞運場館建設工人
“我在這里一切都好,有電有水有吃的,還有Wi-Fi呢!昨晚我睡得很好,你們就放心吧!”7月25日下午,位于杭州蕭山區(qū)國博中心的臺風臨時安置點內(nèi),孫明順正在和遠在河南的家人視頻通話互報平安。而當了解到這里條件無憂,視頻那頭也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國際博覽中心是蕭山區(qū)設置的安置點最大的一個,開放了一層、三層共7個展廳,面積7萬余平方米,共安置2.4萬人。與孫明順一樣,前來國博安置點的大多數(shù)是附近亞運場館的建設工人,他們很多人都自帶了席子和被子,席地而坐,安心地休息。
為確保安置點的安全用電,國網(wǎng)杭州市蕭山區(qū)供電公司按供電所屬地化成立了黨員服務隊,董文亮主動提請擔任本次黨員服務隊隊長,帶隊前往國博中心進行保電:“這2萬多人都是亞運工程建設的主力軍,也是城市建設的英雄,我們一定要盡己所能來保障他們臨時安置的生活。”
在國博的配電房巡視結束后,董文亮來到了居民聚集地,對低壓供電臨時布線、排插、應急照明等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