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信息:股票分紅——除權除息
在平時操作中,時不時會有上市公司派息送股的情況出現(xiàn),有一些新進股市的朋友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就來講講股票分紅的事。
一、什么是分紅?
(相關資料圖)
分紅是指公司將收益按規(guī)定提取法定公積金等項目后,按股票份額的比例向股東發(fā)放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
上市公司分紅主要分為兩種形式:
①派發(fā)現(xiàn)金股利(派息),即按照持股比例給你送錢;
②派發(fā)股票股利(送股),即按照持股比例給你送股票。
另外,投資者還經(jīng)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 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qū)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后向股東發(fā)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fā)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xiàn),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qū)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
二、除權除息
上市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包括分紅(即領取現(xiàn)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權利)以及配股的權利,但由于股票在市場上一直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轉讓買賣,當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期向股東分派股利進行配股時,為使本公司的股東真正得到其應得的分紅配股權利,就存在著一個這種權利應該分配給股票的買入者還是賣出者才合理的問題,由此產(chǎn)生了股票除息與除權交易。
由于公司分紅配股引起公司股本以及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yè)的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chǎn))的變動,需要在發(fā)生之后以股票 市價中剔除這部分因素。因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而使股本增加形成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權,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的、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的權利;而因紅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息,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現(xiàn)金股息的權利。
三、股權(息)登記日和除權(息)基準日
股權(息)登記日,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利或進行配股時規(guī)定一個日期,在此日期收盤前的股票為"含權股票"或"含息股票"。在該日收盤后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享受分紅配股的權利,通常稱之為R日。
除權(息)基準日,是相對于股權(息)登記日的下一個交易日,即R+1日,在該日及以后交易日稱為"除權(息)股票",買入該股票的投資者也就不再享受此次分紅配股的權利,而在股權(息)登記日收盤后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在除權(息)基準日及以后賣出該股票后,其所享受的分紅配股的權利不受影響。當天股票名稱前面會有XD/XR/DR字樣,XD代表除息,XR代表除權,DR代表除權除息。
四、除權、復權、前復權、后復權
(1)除權:上市公司在送股后,股票的數(shù)量變多,但是股票價值不變,所以股價變低,在K線圖上出現(xiàn)一個缺口,這個缺口叫除權。除權后,股價發(fā)生了變化,但實際成本沒變,如果我們要想知道股票的真實價格就需要對股票進行復權。
(2)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并把成交量調(diào)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然后用相同成本進行比較。
(3)前復權:就是以目前股價為基準,保持現(xiàn)有價位不變,縮減以前價格,把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xù)性。復權后現(xiàn)在價格不變,以前的價格減少。
(4)后復權:是指在K線圖上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后股票的市場成本價。復權后以前的價格不變,現(xiàn)在的價格增加。通過后復權我們可以看出該股上市以來累計漲幅,如果當時買入,參與全部配送、分紅,一直持有到目前的價位。
平時看盤一般用的就是前復權。
(圖片來源:經(jīng)傳多贏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