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天下!美股“至暗時刻”過去了嗎?
今年上半年,美股迎來至暗時刻,創(chuàng)下1970年來最差的上半年表現(xiàn)。
在通脹飆升和美聯(lián)儲的鷹派政策雙重壓力下,標普500指數(shù)上半年累跌20.58%,跌幅為1970年以來最大,落入技術性熊市;道指累跌15.31%,創(chuàng)2008年下半年以來最差半年表現(xiàn);科技股尤為慘烈,納指累計跌近30%。
而在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shù)強勢反彈,創(chuàng)三周最佳表現(xiàn)。雖然整體來看,美股仍面臨著通脹加劇和經濟衰退等壓力,但近期一些經濟數(shù)據顯現(xiàn)出積極信號,如大宗商品回落、加息預期“退燒”、供應鏈危機緩解......
(資料圖)
經歷了上半年的大跌后,美股下半年會否就此開啟反彈窗口?“至暗時刻”是否已經過去?
大宗商品快速下行 加息預期退燒
美股流血下跌的一大重要因素是通脹高企,伴隨著美國通脹的走高,美聯(lián)儲加息步伐逐步加快,美股也因此跌跌不休。
在6月CPI“破9”后,市場預期7月份將加息100個基點。但美聯(lián)儲高官紛紛“潑冷水”,鷹派官員布拉德和和鴿派官員博斯蒂克均表態(tài)稱,下次加息75個基點已經足夠了。
其次,從CPI分項來看,本次通脹爆表的兩大推手油價和房租在近期顯示出降溫跡象。能源價格方面,油價在近一個月大跌20%,跌至100美元關口下方,或反映到7月份的燃油通脹回落上;房地產市場也正經歷顯著降溫,伴隨著借貸成本持續(xù)上漲,美國購房申請放緩,潛在購房者的數(shù)量驟減。
暴力加息預期“退燒”也令市場松了口氣,最新5年期通脹預期大幅下跌至2.8%,市場認為是長期通脹預期松動的表現(xiàn),令通脹預期失控的擔憂大幅緩解。芝商所(CME)工具FedWatch顯示,目前期貨市場預計美聯(lián)儲7月加息100個基點的幾率不足30%,較之前的45%進一步下降。
總的來看,通脹回落的預期或助推美股在近期內反彈,加上市場對于100基點加息已經有了預期,如果美聯(lián)儲在7月加息75個基點,反而可能是一個“利好”。
衰退擔憂升溫 美聯(lián)儲政策轉向或給美股帶來轉機
美聯(lián)儲激進加息下,美國經濟衰退擔憂驟然升溫,美國6月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shù)較5月下降3.1個百分點,顯示制造業(yè)增速放緩。
關于美國經濟是否進入衰退,芝商所執(zhí)行董事兼高級經濟學家Erik Norland從收益率曲線和信用利差兩方面分析美國經濟前景,其認為目前美國的經濟問題與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經濟問題完全相反。這就好像2009年的經濟是體溫過低,2022年卻是體溫過高。政策制定者面臨的挑戰(zhàn)將是讓經濟降溫,實現(xiàn)軟著陸,同時又不能過度打壓經濟導致衰退。
在經濟增長前景惡化的情況下,有觀點指出,現(xiàn)在不是采取“沃爾克”式政策的時候,美聯(lián)儲政策或出現(xiàn)轉向,而政策退坡將給美股帶來轉機。
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Hooper表示,9月份可能是美聯(lián)儲在貨幣緊縮這一問題上轉向不那么激進立場的關鍵時間點,這可能將成為美股反彈的真正催化劑。
美國銀行頂級利率策略師、前紐約聯(lián)儲分析師Marc Cabana在一份報告指出,美聯(lián)儲將被迫比預期早得多地結束緊縮政策,明年下半年不僅會降息,還會提前結束縮表。
摩根大通分析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則認為,如今市場對股市的謹慎情緒是一個反向指標,正是抄底的好時機。機構投資者今年上半年的大量拋售表明他們可能會在下半年重新進入市場。
美股是短暫反彈還是迎來轉機還需經濟數(shù)據進一步驗證,投資者可以考慮運用美股指期貨來抓住反彈機會,像芝商所的微型E-迷你期貨合約就特別適合中小投資者,合約的價值小及保證金占用比例低,僅為E-迷你系列合約的十分之一,可以精準地管理頭寸。該產品包括微型E-迷你標普500期貨合約(代碼:MES)、微型E-迷你納斯達克100期貨合約(MNQ)、微型E-迷你羅素2000期貨合約(M2K)和微型E-迷你道指期貨合約(MYK)這四份合約,至今交易量總和已突破15億張合約,今年第二季度的日均交易量達330萬張合約,其中微型納指期貨的日均交易量達160萬張合約,繼續(xù)領先其他三份合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