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寶馬MINI是長城的 世界新資訊
寶馬和MINI或許想不到會因為一個冰激凌而遭受如此巨大的流量沖擊,而網友也戲稱平淡的上海車展竟然是這樣出圈的。
【資料圖】
車企友商送冰激凌,冰激凌成為吃瓜群眾茶余飯后的段子,為即將到來的夏天增加了一絲涼意,不管汽車銷量如何,冰激凌今年的銷量應該不錯。
MINI中國再三道歉,而寶馬歐股市值蒸發(fā)21億,隨著車展即將接近尾聲,很快也就有新的熱搜主角出現(xiàn),但MINI或許很快又將再次登上熱搜。
這一次是國產MINI正式上市。
在豪華小型車市場,smart和MINI絕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品牌,它們代表著又貴又小的另類汽車。
作為吉利和奔馳合作的主體,smart化身智馬達成為吉利旗下的又一個跨國品牌,專注于純電動汽車,首款車型已經量產上市。
在豪華小型車品牌的另一端,屬于寶馬集團的MINI也將以合資的方式國產,選擇對象是從來沒有合資經驗,以自主品牌自居的長城汽車,合資公司被命名為光束汽車。
然而,官宣合作至今,國產寶馬MINI除了時有諜照露出,官方卻沒有公布更多的進展和細節(jié),讓人懷疑這個合資項目早已難產。
在極氪X的上市發(fā)布會上,安聰慧說緊湊型SUV是規(guī)模體量最大的市場之一,它的到來是要打破BBA豪華小型車不豪華的現(xiàn)狀,卻沒有提起smart和MINI這兩個絕對經典的品牌。
兩個豪華小型車專屬品牌前后宣布國產,2019年成立的智馬達,在2022年4月交出了首款車型——精靈#1,由奔馳負責設計,吉利負責生產。
同時間成立的光束汽車,卻一點都不講究速度,據悉首款國產車型即將在5月份正式上市,然而,“冰激凌”事件卻給即將正式面向中國用戶的光束汽車扔來了一個燙手山芋。
拋開事件本身,這件被稱為史詩級公關災難的事件,雖然讓MINI母公司——寶馬的歐股市值蒸發(fā)了21億歐元,卻讓這個豪華小型車品牌家喻戶曉。
就寶馬集團而言,這個意外事件需要一定時間化解,對于即將接盤的長城汽車來說,如何減少對即將上市國產新車的影響,除了時間,或許還應該有更多的動作。
否則,光束汽車一經上市就面臨信任破產的危機。
從MINI此次意外事件來看,社交媒體討論的角度是國人最敏感的問題之一,或許只有把MINI完全交給長城汽車才有可能讓事件更快平息,在這之前,吉利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對smart的控股地位。
一個由自主品牌控制的外資品牌,國人的怒火也應該迅速消散,還有可能將憤怒化為銷量。
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特別是電動智能汽車的領先地位,跨國車企已經很難再有過去那樣高高在上的地位。
我們在上海車展看到陣容浩大海外媒體,他們應該深刻感受到中國汽車3年間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們也看到,合資車企的舞臺卻幾乎還是由外方主導。
當我們在展臺上聽到各大跨國車企高管用外語式的中文發(fā)出問好之時,再也不是以往的高大上范,因為他們口中的先進技術和驚艷設計早已不再吃香。
在中國市場,不管是合資車企,還是獨資車企,都要回歸中國本土化,不僅僅是在中國生產制造,而是一切決策都要本地化。
從燃油車跨入電動和智能汽車時代,中國市場已經突破歷史,成為遙遙領先的存在,從汽車產品到營銷模式的全鏈條產業(yè)都在經受快速變化的沖擊。
先不說源自全球市場開發(fā)的跨國車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適合中國市場,當市場需求從合資車企一步步上升到全球總部,再一路反饋下來,市場可能早已變了天。
跨國車企講中國化和本土化,不是一場在中國召開的中文發(fā)布會就能解決,甚至一輛為中國市場專屬開發(fā)的車型也不算數(shù),最終還得看其決策中心是否搬到了這個全球最大、發(fā)展最快的市場。
在燃油車時代,跨國車企已經將中國市場當作獨立于全球市場的存在,但僅僅是將其當作一個產品的投放市場。
如今,這個獨立的市場,不應該是歸屬于總部之下的一個大區(qū),而更應該是與全球總部平行的另一個全球總部。
在跨國車企實現(xiàn)真正的中國化之前,像吉利和奔馳的smart模式,以及我們建議的MINI歸屬長城之下的新模式,或許是合資車企的新未來。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