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資訊:“一夜暴富”神話終結,鋰礦上市公司一季度利潤集體“跳水”
近半年來,鋰價從最高接近60萬/噸跌至不足20萬元/噸,終結了鋰礦企業(yè)“一夜暴富”的神話。
經濟觀察網記者梳理了A股鋰礦板塊17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包括紫金礦業(yè)、盛新鋰能、藏格礦業(yè)、永興材料、西部礦業(yè)、江特電機、中礦資源、融捷股份、西藏礦業(yè)、西藏珠峰、川能動力、西藏城投、天華超凈、雅化集團、天齊鋰業(yè)、贛鋒鋰業(yè)、鹽湖股份。
(相關資料圖)
在上述17家鋰礦企業(yè)中,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的多達11家,占比超過六成,其中降幅超過50%的就有5家,分別是盛新鋰能、江特電機、西藏礦業(yè)、融捷股份、西藏珠峰。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只有6家,包括藏格礦業(yè)、永興材料、天齊鋰業(yè)、中礦資源、西藏城投、川能動力。
與鋰礦漲幅最瘋狂的2022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一季度鋰礦企業(yè)利潤堪稱集體“跳水”。2022年上半年,17家鋰礦企業(yè)歸母凈利潤全部同比增長,且半數以上增幅超過100%,其中 1家增幅超過10000%,3家增幅在1000%-10000%之間。
7家增收不增利,4家“雙下滑”
在17家鋰礦企業(yè)中,12家一季度營收實現(xiàn)同比增長,占比超過七成,但增幅較2022年明顯收窄,其中天齊鋰業(yè)、贛鋒鋰業(yè)、盛新鋰能同比分別增長117.77%、75.91%、65.02%,增幅位列前三。
鋰礦企業(yè)營收增長背后是動力電池以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數據顯示,1-3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108.5GWh,累計同比增長66.8%。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據顯示,一季度,雖然新能源國家補貼徹底退出,但新能源汽車銷量仍達到158.6萬輛,同比增長26.2%。
在11家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的鋰礦企業(yè)中,7家屬于增收不增利,4家屬于營收利潤雙下滑。作為國內“鋰業(yè)雙雄”之一,贛鋒鋰業(yè)是增收不增利的代表,其營收94.38億元,同比增長75.91%,歸母凈利潤23.96億元,同比下降32.01%。
贛鋒鋰業(yè)利潤下滑與鋰價下跌有直接關聯(lián)。財報顯示,一季度贛鋒鋰業(yè)利潤表項目中資產減值損失為11.79億元,同比下降93458.72%,而這“主要系受鋰行業(yè)周期性影響,對存貨進行減值測試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所致”。
自2022年11月以來,鋰價便進入下降通道,上海鋼聯(lián)發(fā)布的數據顯示,5月4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19.4萬元/噸,與2022年最高接近60萬元/噸相比,碳酸鋰價格已經跌去三分之二。
對于鋰礦企業(yè)而言,鋰價下跌除了造成資產減值,更直接影響產品銷售毛利。一季度,鹽湖股份營收47.06億元,同比下降38.21%,歸母凈利潤22.25億元,同比下降36.37%,營收下降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碳酸鋰產品受市場價格下跌及銷量減少所致。
此外,鋰礦類型也影響著企業(yè)的利潤表現(xiàn)。據了解,不同的鋰礦開采成本不同,鋰資源開采主要來源于鹽湖鹵水、鋰輝石和鋰云母三種,其中鋰云母礦成本最高。上海有色網今年一季度電池級碳酸鋰成本數據顯示,鹽湖提鋰單噸成本4萬-5萬元,自有鋰輝石礦單噸成本約6萬元,自有鋰云母礦單噸成本約6萬-8萬元。
財報顯示,依賴江西宜春鋰云母礦的江特電機,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48.32%,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92.39%。據了解,江西宜春鋰云母礦可開采量約占全國的90%。據澎湃新聞報道,面對近期每天跌去近1萬元/噸的碳酸鋰價格,江西宜春四大云母提鋰企業(yè)中一半已選擇了停產。
在6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的鋰礦企業(yè)中,中礦資源、藏格礦業(yè)、川能動力3家依靠的是鋰相關業(yè)務之外的其他業(yè)務,如藏格礦業(yè)的氯化鉀產品銷量大幅增長,而天齊鋰業(yè)、永興材料、西藏城投3家則是犧牲了利潤率指標。
財報顯示,天齊鋰業(yè)作為國內“鋰業(yè)雙雄”之一,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高達117.77%,但歸母凈利潤同比只增長了46.49%,凈利潤率同比減少約20個百分點;永興材料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6.85%,但歸母凈利潤僅增長14.76%,凈利潤率同比減少約3個百分點。
搶礦熱潮按下“剎車鍵”
雖然一季度鋰礦企業(yè)利潤集體“跳水”,但大多數企業(yè)凈利潤率仍然不低,有12家超過15%。其中,贛鋒鋰業(yè)凈利潤率超過25%;鹽湖股份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6.37%,但凈利潤率高達47.2%;天華新能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1.95%,凈利潤率還有24.9%;融捷股份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75.56%,凈利潤率也還有32.1%。
反觀電動汽車產業(yè)鏈下游,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一季度營收890.38億元,歸母凈利潤98.22億元,凈利潤率只有11%;整車龍頭比亞迪一季度營收1201.73億元,歸母凈利潤41.3億元,凈利潤率更是僅3.4%。
在今年4月的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期間,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認為,碳酸鋰資源是不缺的,現(xiàn)在碳酸鋰的生產各方面難度也不大,會回歸到正常的經營范圍。未來,碳酸鋰價格下探到10萬元/噸以下非常有可能。
在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看來,產業(yè)鏈技術進步以及競爭性技術解決方案都對鋰價形成了強大的結構性下沉壓力。但鋰價未來下跌空間會越來越有限,綜合考量目前國內產能平衡與上下游市場需求,10萬元/噸將成為鋰價下跌時將遭遇的一道價格“紅線”。
贛鋒鋰業(yè)方面近期也表態(tài)稱,考慮到鋰云母、鋰鹽湖等其他種類資源產能釋放速度并沒有很快,因此鋰鹽價格繼續(xù)向下空間可能不大。當前終端市場對于電動汽車的需求仍在,同時出現(xiàn)了包括重卡和儲能等在內的多元化需求,且目前澳洲鋰輝石供應商集中度較高,預計短期內礦石價格繼續(xù)下跌的空間有限。
盡管對于鋰價未來走勢業(yè)界看法不盡相同,但部分鋰礦企業(yè)已謀求向海外或者向下游拓展業(yè)務,提升抗風險能力。
今年3月,雅化集團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去年對鋰鹽客戶的結構進行了調整,海外客戶的占比大大提升,對今年的產品銷售起到極大的支撐。
今年4月,贛鋒鋰業(yè)在網上業(yè)績說明會上稱,本輪碳酸鋰價格調整主要是下游廠商去庫存所致,公司將根據市場和訂單情況擴張電池產能,完善上下游一體化的贛鋒生態(tài),以應對未來的鋰價波動。官方信息顯示,贛鋒鋰業(yè)今年已規(guī)劃將贛鋒鋰電新余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年產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建設規(guī)模提高到10Gwh。
除此之外,上游鋰礦的投資熱度已經開始出現(xiàn)降溫跡象。今年4月,新疆一處曾溢價近400倍、60億元成交的“天價”鋰礦突然遭遇棄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然資源廳公告顯示,由于志特新材公司在競得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勘查區(qū)塊探礦權后,因自身原因未按出讓公告約定簽訂《探礦權出讓合同》,取消該公司競得資格,并對該公司實施聯(lián)合懲戒,3年內禁止該公司參與全國礦業(yè)權出讓交易活動。
2022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然資源廳首次將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勘查區(qū)塊掛牌出讓。根據出讓公告,該區(qū)塊勘查礦種為鋰礦,面積約105.39平方千米,掛牌起始價為1580.90萬元。今年2月,志特新材公司以60.88億元的價格競得該探礦權。
粵開證券認為,從鋰電產業(yè)鏈不同環(huán)節(jié)來看,市場對碳酸鋰的市場預期都在不斷修正,隨著碳酸鋰價格的大幅下滑,此前囤積居奇、炒作的投機商會慢慢出清,行業(yè)會逐漸回歸理性。屆時碳酸鋰價格穩(wěn)定和逐步回歸也將更利于產業(yè)長遠發(fā)展。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