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貸款:未來十年,讓科技更好的服務金融
“2018-2019 年度第五屆金融年會”于12月10日在北京召開。宜信貸款——宜信首席經濟學家、資產配置策略研究負責人李琳博士出席活動,并發(fā)表了題為《全球資產配置:新十年、新思路》的精彩演講。
活動現場,宜信貸款——宜信首席經濟學家、資產配置策略研究負責人李琳博士帶領大家回顧了2019年全球大類資產的歷史表現,她談到,2019年是全球經濟較為困難、沖突事件較多的一年,雖然大家普遍對2019年的全球經濟政治事件感受負面,但是,2019年也是投資較為亮眼的一年,公開市場交易的大類資產包括股、債、黃金、甚至原油等都交替帶來了亮眼的、積極的回報。
對未來十年的資產配置,宜信貸款——李琳博士認為,另類資產將更受高凈值個人以及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她認為,當前債券價格昂貴、基本面好的國家股市估值較貴、估值低的股市又缺乏可見的周期因素支持;未來十年,長期經濟增長和通脹將處于較低水平、市場波動性較高;這些大的背景下,傳統(tǒng)資產的回報整體將低于以私募股權為代表的另類資產。另類資產與傳統(tǒng)資產相關性低的特點能豐富資產配置的多樣性,降低整體投資的波動性。某些另類資產,例如私募股權,又將帶給投資者相對傳統(tǒng)資產高的回報。
談及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宜信貸款——李琳博士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和周期性的壓力,但不用過度擔憂于中國經濟增長的壓力。 她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增長壓力符合經濟規(guī)律。“當前中國人均 GDP 月近1 萬美元。隨著人均 GDP 的提升,別的國家經驗顯示,經濟增速會慢下來。日本、韓國、德國、美國、加拿大等成功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當人均 GDP 達到 8000-10000 美元的時候,也都經歷了經濟增長的壓力。”同時,她認為,宏觀政策需要適度寬松,緩解當前面臨的周期性壓力。
李琳博士強調,中國經濟中有大量的投資機會,比如新經濟、創(chuàng)新科技、以及消費升級等方面,“中國資產也將更受海外投資者的青睞,未來 10 年,中國資產將成為海外投資者做資產配置時的核心資產。”
展望未來,金融科技行業(yè)的發(fā)展正朝著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協(xié)同化的方向前進,宜信貸款——宜信也逐漸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科技“賦能”,讓科技更好的服務金融,讓金融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