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看料】鈕文新:A股別上當——美元通脹人民幣貶值是怪相
(相關資料圖)
《中國經(jīng)濟周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
美國通脹,美元升值,人民幣反而相對貶值;同時,有一些不明就里的股票分析師以人民幣貶值去唱空A股,這其中是否存在什么“陰謀或陽謀”?不確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上述邏輯不符合經(jīng)濟邏輯。
按理說,美國通脹的結果應當是美元貶值,相對人民幣應當升值,但實際情況卻是:2月24日晚間,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1月份的美國PCE物價指數(shù)同比上漲5.4%,超出市場5%預期之后,美元指數(shù)不跌反漲。一些人給出的理由是:美聯(lián)儲加息預期上升。問題是:美聯(lián)儲加息只關乎美元流動性的變化,而對通脹治理而言,加息縮表都是“雙刃劍”,是通過壓制經(jīng)濟需求而實現(xiàn)物價回落。所以,按照基本面的總體評估,人民幣至少沒有相對于美元貶值的理由。
為什么人民幣貶值了?這恰恰說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存在相當程度的“扭曲”,說明這個世界金融價格變化過度依賴貨幣流動性。盡管這個“扭曲”不會長久,但關鍵取決于如何有效引導市場預期,同時有沒有更多“非貨幣手段”讓人民幣匯率保持在合理區(qū)間。有這樣的“非貨幣手段”嗎?當然有。2022年中國又是很大的“雙順差”,有足夠的底氣讓匯率市場改觀。重要的是,有關部門要大膽去做,而不是被自由主義經(jīng)濟理論束縛手腳。
更重要的是:A股市場不要上當。決定股市走向的應當是自身的經(jīng)濟預期,而絕不是美元和人民幣匯率,至少美元流動性松緊,不能決定人民幣流動性松緊,畢竟中國貨幣政策還是需要“以我為主”。
會有人希望通過匯率攪局中國股市嗎?鑒于國際上股權資本爭奪的劇烈,我們不能放松警惕。況且,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正在不擇手段地加碼對中國的“技術制約”,這時候,對支撐高科技發(fā)展的股權資本爭奪必然極其劇烈。說到這兒,有必要再度提示,中國要堅持開放的推進,但更需要十二萬分的審慎,因為這個叢林越來越復雜了。
責編: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jīng)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關鍵詞: 人民幣貶值 中國經(jīng)濟周刊 十二萬分 和人民幣 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