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乱aⅴ一区二区三区下载-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鈕文新:美國國債大折價?——美元“死穴”已經暴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位香港朋友告訴我:硅谷銀行破產時出售的最后一筆資產,是一筆數(shù)量并不算太大的美國國債,但這筆國債售價居然被折讓了22%。這是真的嗎?不敢相信。如果真有此事,那將意味著:美國國債市場的流動性已經嚴重不足。此前,看到過華爾街金融巨頭的一些研究報告,其中也遮遮掩掩地透過一些風聲說:美國國債市場“流動性不足”。不過畢竟美國處在緊縮周期,國債市場流動性有點萎縮不足為奇。但如果實際大宗交易出現(xiàn)22%的折價,那就不是一般的問題了。

在國內網(wǎng)站上,沒有查到這一數(shù)據(jù)的相關出處。但我們可以查到此前披露的一些資料:硅谷銀行破產后的3月10日,其“過渡銀行”所擁有的總資產共計約1670億美元。其中,720億美元的信貸資產被第一公民銀行收購,收購總價為165億美元,相當于折讓了資產價值的77%;其余900億美元的證券和其他資產,交由美國聯(lián)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處置。值得注意的是:其間有50億美元的差額,這筆差額會不會就是被出售的美國國債?據(jù)FDIC估計,硅谷銀行帶給FDIC的存款人保險基金(DIF)約200億美元的損失。這不奇怪,畢竟FDIC為硅谷銀行墊支了大量儲戶提款,但這其中是否包括國債出售的損失?不得而知。

但定性而言,如今的美國國債市場,機構間的“大宗交易”發(fā)生大幅折價的可能性順理成章。因為:第一,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通過貨幣互換或其他交易方式,避開美元依賴癥,最近中國和巴西、印度和馬來西亞以及中東一些國家間正在簽訂協(xié)議,使其貿易避開美元,并改用本幣結算。這勢必導致美元的全球需求大幅降低。第二,美國對外出口限制,加上其國內物價高企,消費走弱,這會不會導致美國貿易逆差減少,而使全世界美元流動性緊張?實際上,美國與歐元、加元等已經展開貨幣互換,擔心的就是美元流動性枯竭。

一方面的是美元需求減少,一方面是美元的供給也減少。美元如此收縮,再加上美國財政赤字還要增加,美國國債規(guī)模還要擴大,美國國債市場是否還能找到足夠買盤?所以,不管美國國債大宗交易是否真有22%的折讓,至少我們應當可以定性地意識到:美國國債市場的流動性恐怕已經大不如前,流動性風險溢價正在不斷上升。

美國國債市場流動性出問題?此事非同小可,因為這是美元的“死穴”。曾幾何時,世界各國央行為什么原意把美國國債當成美元儲備資產?因為它具有適當?shù)氖找嫘院蛷姶蟮氖袌隽鲃有裕ù蠊P交易不會嚴重沖擊市場價格),這是關鍵要素。流動性不好,就必須加大收益性,但這是對一般投資者的補償機制,而對各國中央銀行而言,他們看重的更多是流動性。因為,國家急用美元之時,央行必須做到立即“無損失”變現(xiàn)美元資產。但現(xiàn)在,美國國債市場還可以嗎?

所以我猜測:美聯(lián)儲暴力加息,或非僅為抑制通脹,同時也有補償美國國債市場流動性溢價(即沒有高息、沒人買)的需要。如果這樣的判斷是正確的,那將預示著美元“死穴”已經顯露。

責編:姚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