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彬:三年手抄<紅樓夢>,傳遞書香與期望
近日,靖江市新橋鎮(zhèn)退休教師陳宏彬手抄《紅樓夢》一事引發(fā)關(guān)注。小編來到新橋鎮(zhèn),走訪這位手抄名著的老人,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11月12日上午10點小編在新橋鎮(zhèn)太和村找到了陳宏彬見到了裝訂好的手抄本《紅樓夢》。全書120回,分10本裝訂。
翻開宣紙書頁,一列列一平方厘米大小的“蠅頭小楷”映入眼簾,字跡工整秀美,足見功力。
陳宏彬今年78歲,他癡迷閱讀,癡迷“紅學(xué)”。
“我年輕時讀過《紅樓夢》,退休后又讀一遍。2016年,想再讀一讀,當(dāng)時我就想何不一字字書寫下來,這也等于精讀一遍。所謂‘常讀常新’,經(jīng)典名著的魅力就在于此。”陳宏彬說。自此,歷經(jīng)3年,他于2019年4月23日下午5點抄錄完《紅樓夢》,全書99萬字。
雖說抄書不是難事但想手抄一本近百萬字的著作并非易事選紙、選筆、裝訂……每一道“工序”陳宏彬都細細考量比如紙張薄了墨汁容易把紙洇濕厚了又不易裝訂經(jīng)過幾番考慮他最后選用了8尺大小的宣紙買回后他手工裁邊、壓平、劃線打格整部作品共用去120張宣紙寫壞了50多支毛筆說起書寫過程陳宏彬坦言“一點不覺得累,時間過得飛快”
他每天中午12:30開始抄寫,打開臺燈,研磨書寫。一直到暮色四合,老伴兒催著吃晚飯才“收工”,一天寫四五個小時也絲毫不覺得累。夏天書寫,滿頭大汗的時候眼鏡不時滑落,手上的汗水會浸濕宣紙,但是終究是興趣所在,陳宏彬樂在其中。
陳宏彬手抄《紅樓夢》并非一帆風(fēng)順。2017年,他曾因身體原因“停工”近一年,2018年身體剛剛恢復(fù),又繼續(xù)提筆書寫。完工的那一刻,他分外高興,提筆為自己的手抄書寫下“后記”。
在陳宏彬的書房里,一本本散發(fā)墨香的手抄本占去了大半空間。在完成手抄《紅樓夢》后,陳宏彬又抄寫了《論語》《百家姓》《三字經(jīng)》《唐詩三百首》,目前老人正在以一天數(shù)頁的速度抄寫《白話四書》。
陳宏彬說,“開卷有益,閱讀可以認識社會、認識自己,可以比較出自己的成長與不足。我想將手抄的《紅樓夢》送給子孫后人,就當(dāng)是一個禮物。希望后人知書達理,明辨是非。”
2022年,陳宏彬?qū)⑹殖摹短圃娙偈住焚浰徒o攻讀碩士學(xué)位的外孫,勉勵外孫要時刻“惜取少年時”,享受閱讀。
2023年,陳宏彬又將手抄的《論語》贈送給新橋城實驗學(xué)校,將“乘書法之舟,徜徉在國學(xué)之海”的祝福送到孩子們身邊。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