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緊張就容易出現肚痛腹瀉?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告訴你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在緊張狀態(tài)時便立刻出現腹部疼痛,想拉肚子,如廁后腹痛的癥狀立刻緩解的現象。很多人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不清楚為何會有如此奇怪的事發(fā)生,甚至還懷疑自己是不是生了什么大病。但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必緊張,這只是“腸易激綜合征”在作怪而已。
腸易激綜合征(簡稱IBS),是臨床非常常見的一種功能性疾病,是一組持續(xù)或間歇性發(fā)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榕R床表現,而胃鏡腸鏡檢查,卻基本正常。有家族聚集傾向,常與其他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存伴發(fā)。按照大便的性狀將IBS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種臨床類型,我國以腹瀉型、便秘型最為多見。
飲食上該如何調理腸激綜合征?
1、避免過度飲食
一日三餐應當做到定時定量。專家指出,規(guī)律而有節(jié)制的飲食方式有利于腸道消化吸收功能平衡,而無節(jié)制地過度飲食,特別是暴飲暴食,則可引起腸道功能嚴重紊亂,誘使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病情復發(fā)或加重。所以,患者應特別重視節(jié)制飲食并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以防止過度飲食的危害。
2、防止大量飲酒
酒精可造成腸道運動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加重腹脹、腹痛癥狀,大量飲酒還可刺激腸黏膜,降低局部抵抗力而造成腸黏膜損傷,加重消化不良及腹瀉。因此,醫(yī)學專家告誡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要盡量減少飲酒,尤其是癥狀發(fā)作時要徹底戒酒。
3、少吃產氣食物
產氣食物進入腸道后,經腸道細菌的分解可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腸道擴張和腸蠕動緩慢,可致患者出現腸脹氣、腹痛、便秘或腹瀉等癥狀。研究表明,碳酸飲料、豆類、薯類、甘藍、蘋果和葡萄等都屬于產氣食物,有明顯腹脹時應嚴格限制患者食用這些食物。
4、增加粗纖維的攝入
粗纖維可增加大便容量,保持足量的水分,加速腸道傳遞,降低腸腔內壓,從而可消除便秘,緩解腹痛,對部分腹瀉患者亦可使其大便成形。不過單靠水果、蔬菜中的纖維素常顯不足,以大米、白面為主食者,適當摻入玉米、紅薯等雜糧,對便秘者不無益處。
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采用個體化方案,應積極尋找并去除誘因,減輕癥狀,治療只限于對癥處理。對癥狀明顯者可酌情使用藥物控制癥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