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擁抱“亞運機遇”
市民健身
長三角國際體育休閑博覽會
一座城市再現代再美麗,如果沒辦過國際大型賽事,與“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總有差距。2022年9月10日,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開幕。金華作為杭外辦賽城市,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體育搭臺,城市唱戲”,從歷史經驗看,無論是東京、漢城,還是北京、上海,都通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實現跨越式發(fā)展。亞運會,將如何改變一座城?對金華來說,又有怎樣的機遇?
基礎設施更完善
比賽期間,運動員、技術員、媒體人員以及觀賽群體等,將大量涌入我市,考驗著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A設施進一步完善,是亞運會帶來的最直觀變化。
在多湖中央商務區(qū)的“綠肺”——赤山區(qū)塊,金華亞運村正在推進裝飾工程、景觀工程。亞運村總投資約12.6億元,總用地面積約16.8萬平方米,有會議區(qū)、公共區(qū)、客房區(qū)及隨隊官員居住區(qū)。亞運會期間,運動員除了到賽場比賽,其余大部分時間將在亞運村度過??梢哉f,這里是各國選手在金華的“家”。根據規(guī)劃,亞運村賽后將向全社會開放,公共區(qū)轉化為會展等設施,運動員區(qū)作為酒店設施,可供住宿、中高端接待、辦婚宴等,室外場地及設施與赤山公園完美融合,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
與亞運村相距10分鐘左右車程的萬豪酒店,是市區(qū)第一家國際五星級酒店,也將用于亞運會接待。亞運村和萬豪酒店將成為地標性建筑群,大大提升我市的“國際范”,補齊目前大規(guī)模、國際化接待方面的短板。這兩個項目今年就要派上大用場——作為第三屆金華發(fā)展大會主要會場及招待場所,在實戰(zhàn)演練中提高大型賽會的接待能力。
比賽場館是另一重要基礎設施。亞運會足球小組賽、藤球賽將在我市舉行,共計3個比賽場館,位于市體育中心和浙江師范大學,本著“綠色、智能、節(jié)儉、文明”的辦賽理念進行提升改造。其中,市體育中心兩個場館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重新鋪設了草坪,刷新了外立面,更新了聲、光、電、智能化系統(tǒng)等。浙師大體育場(亞運會足球比賽場)同樣對天然草坪、照明系統(tǒng)、智能化系統(tǒng)、功能用房等進行全方位提升,可容納約1.2萬名觀眾觀看比賽,并滿足亞運會比賽轉播、安防等要求。
亞運會對綠色出行也有要求——賽事期間,城區(qū)內行駛的公交車必須是新能源汽車。市公交集團加快步伐、加速投放,計劃到2021年底,所有進入市區(qū)建成區(qū)內的公交車將全部更新為綠色、清潔的新能源汽車。在籌辦期間,我市還著力推進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金武快速、金蘭中線、金義中央大道項目建設,全市毗鄰縣市城際公交實現全覆蓋。
掀起“產業(yè)風暴”
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是亞運城市行動之一。在體育和產業(yè)之間,我市已經嘗試畫上加號,在全省首創(chuàng)了“體育+”特色村(居),52個特色村植入體育特色項目,讓鄉(xiāng)村旅游“動”起來,吸引社會資本15億元,直接帶動鄉(xiāng)村增收約3億元。
“體育+會展”更是潛力巨大。2020—2022年,我市將連續(xù)三年舉辦中國長三角國際體育休閑博覽會。2020年參展企業(yè)單位300余家,現場觀眾超5萬人次,總交易額超1億元,展會期間直接拉動食宿交通旅游等消費達2000多萬元。今年計劃設置800個展位,較去年增加36%,日均人流量不低于2萬人次,目標交易額不低于1.5億元。更重要的是,經過3年的積累,我市還將培育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本土會展品牌,“貨源”十分充足。據統(tǒng)計,金華的體育產業(yè)機構數量僅次于杭州,位列全省第二;體育產品、體育裝備制造業(yè),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國70%的平衡車、60%的跑步機、70%的漁線、60%的撲克牌產自金華,全國最大的山地車轂輪曲軸生產出口企業(yè)也在金華。
發(fā)展體育產業(yè),金華通過努力積攢了底氣,搶來了機遇。我市體育產業(yè)增加值占GDP比重,連續(xù)五年保持全省第一,去年成為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乘著亞運會的東風,接下來要加速前進,積極引進國家級、國際級高水平體育賽事活動,創(chuàng)建省級、國家級體育產業(yè)示范項目,培育體育動漫、游戲、電子競技等新興產業(yè)……
拉近與體育的距離
1990年北京亞運會是中國舉辦的第一個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對我個人來說,那是喜歡體育的開始。”網友“愛喝旺仔”說,那年,作為體育迷的班主任讓全班同學圍繞北京亞運會寫作文,從此他深深愛上了體育。原來,亞運會真的可以拉近人與體育的距離。
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體育設施進公園、進綠道,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截至去年,全市體育場地面積1420萬平方米,列全省第四;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53平方米,列全省第三;體育場地數量2.1萬多個,列全省第四,基本形成15分鐘健身圈。
城市社區(qū)“10分鐘健身圈”成了我市“十四五”期間的一個目標。不遠的將來,在城市社區(qū),居民從居住地步行或騎車不超過10分鐘,就有場地設施可進行健步走、廣場舞、球類運動等。以亞運會為契機改造的一批體育場館,賽后將成為全民健身、文化活動的場所,加入“10分鐘健身圈”。
為了讓體育觸手可及,我市還在全國率先打造“金華運動銀行”數字服務健身平臺,去年10月在支付寶平臺上線。市民通過日常鍛煉獲得運動卡幣,可兌換運動裝備、視頻課程、健康年卡等。這個“銀行”還有更遠大的目標,讓全市所有體育場館入駐,市民可通過平臺預約場館、報名賽事。
讓“金華故事”感染更多人
1個月累計850多萬人次參與,“智能亞運一站通”金華站火了。為爭取當亞運會火炬手的機會,參與者必須完成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紹興、德清六座城市的所有線路打卡。
“智能亞運—站通”由杭州亞組委攜手支付寶推出,為觀賽群體提供“票、食、住、行、游、購”一站式便捷服務。其中,“跑向2022 爭當亞運火炬手”活動金華站總距離約60公里,推出3條線路——義烏國際商貿線、三江六岸精華線、金華山風情線,串聯起金華山景區(qū)、古子城、義烏國際商貿城等多個金華地標。
換個角度看,這也是一次城市營銷。亞運會期間,來自全國乃至亞洲的運動員、教練員、技術官員、媒體記者等,將匯聚金華。無論是亞運會開閉幕式上的金華特色節(jié)目,還是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環(huán)境,又或是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公共交通工具的“零距離換乘”等,都可能融入他們對金華印象的感知中。
辦好亞運會,人人都是東道主,個個都是志愿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金華是座信義之城,相信金華人會用一言一行,將和美傳遞給四方賓朋、八方來客,讓“金華故事”感染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