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山小學教育集團的俞海紅老師說:用“愛”為孩子涂好人生的底色
個人簡介
俞海紅湖州市吳興區(qū)愛山小學教育集團奧體校區(qū)的教師。工作二十四年,一直擔任班主任及語文教學工作。“教書育人,育人為先”一直是她為師的座右銘。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她始終遵循教育規(guī)律,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她上的語文課是孩子們最喜愛的課程之一;她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始終把孩子的健康成長放在第一位,所帶班級班風正,凝聚力強,多次被評為“湖州市先進班集體”“校區(qū)優(yōu)秀班集體”;她班中學生陽光有愛,積極向上,俞老師親切地稱他們?yōu)?ldquo;有愛天使”。
俞老師不斷探索研究,積累經驗,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在全國《中小學教育》雜志發(fā)表,多次在省市區(qū)論文評比中獲獎。本人被評為“吳興區(qū)優(yōu)秀班主任”。
老師是愛的化身,清末文學家夏丏尊曾寫到:“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
愛山小學教育集團奧體校區(qū)的俞海紅老師深深的知道,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要點亮一束光。她最喜歡的一句話是: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古老的靈魂,需要我們去深情地喚醒……
俞老師覺得孩子在愛的滋潤下會逐漸向陽生長,但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去引領孩子學會愛。
放大圈子讓愛擴容
“如果說愛自己是基礎,那么學會愛他人便是愛的擴容,增加愛的長度、寬度和厚度。在這幾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有意無意地帶領孩子們學著去愛,從愛自己開始到愛身邊的人。”俞老師告訴記者,從一開始,她就和孩子們強調,要學會愛爸爸媽媽、愛老師和同學、愛大自然。
為此,俞老師給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布置任務:每天為家里的人分擔家務活。她發(fā)現(xiàn),在家務活中,孩子能體驗到為他人服務的快樂,從而感受到自我的價值,自己對他人的重要性。在班級里,時常會碰到這樣的事:花瓶不小心被打碎了,某個孩子嘔吐了……在俞老師帶的310班級里,學生不需要老師提醒,就會搶著去打掃碎了一地的花瓶和泥土,去拖干凈學生的嘔吐物。當然,老師事先有消過毒,處理了大部分的臟物的。而平常的小事:誰借誰鉛筆啦,教同學寫作業(yè)等等,每天都會發(fā)生,這種愛的行為在班上每天都有,并且俞老師會讓孩子們在備忘本上記錄下一天中有愛的事。
“一個人,是因為被需要而感到滿足和幸福的,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得到提升。”俞老師說,教會孩子愛是需要方法的,會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技巧。
剛開始,俞老師是規(guī)定目標的,如:對同桌有愛,連續(xù)付出一個月。對同學有愛,班里的任何人都可以,再連續(xù)一個月,接著對任課老師有愛,對校園內的老師有愛,再到對小區(qū)里的鄰居有愛……就這樣,不斷擴大孩子們愛的圈子,讓愛不斷地擴大,不斷地增加愛的厚度,不斷地提升孩子們愛的能力。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通過三年的堅持,班級的班風變得特別好。
走進自然讓愛美好
如今孩子的學業(yè)壓力越來越重,俞老師也想讓孩子們多走向大自然。因此,在她的帶班理念里就多了一條與自然親密接觸,愛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美。每年春天,俞老師都會帶上孩子們奔向操場尋找四葉草,三月里,讓孩子們帶上風箏在操場上狂奔亂跑,累了就趴在青草地上大口喘氣,大口呼吸青草與泥土的香甜。夏天,孩子一下課就會趴在草地上找西瓜蟲、螞蟻等小動物。
在與自然親近的過程中,俞老師也會讓孩子們認真觀察,因此也收獲了許多文章。有時也讓孩子們在陽光下吹泡泡,體驗仰著頭,沐浴陽光,欣賞奇妙泡泡的美好,孩子們就寫了很多吹泡泡的文章,特別美。俞老師告訴孩子,秋天是她最喜歡的季節(jié),孩子們就給她特制了一串秋葉項鏈。午飯時,不用約定,總有人三三兩兩地隨著俞老師去撿落葉。只要我們覺得美的、特別的葉子,俞老師和同學們都會寶貝似的把它們帶回教室,夾在書里。翻書時不經意看到了,又是一份欣喜。
俞老師說:“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
遞增能量 讓愛提升
為了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俞老師常常會設立一些獎勵機制:紅星競賽,學科迷你貼,大拇指卡等等,通過紅星競賽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俞老師比喻:“其實有點像趕羊的感覺,一群羊兒拼命往前奔跑著,趕羊的人揚鞭使勁地揮著……”
平時,孩子上課專心聽講,俞老師就發(fā)一顆紅心作為獎勵,學習成績優(yōu)秀,發(fā)個迷你貼……但后來俞老師漸漸發(fā)現(xiàn),這樣的獎勵機制有一個弊端,孩子追求好的學習成績,好的行為習慣,都是為了爭第一,不僅是班級、學校第一,還有爭區(qū)里、市里第一。這讓俞老師進行了一些反思:這樣孩子們會不會累,會不會太功利了,為了這些許的榮譽拼盡全力,但當榮譽真正得到時,獲得滿足與興奮也只是短暫的。
“凡事過度了就是欲。”因此,俞老師開始換掉了紅星競賽機制,改成爭當“有愛天使”來修煉孩子們愛的能力。如:上課專心聽講,不說悄悄話,不再是為了得到老師手里的紅星,而是因為想為大家創(chuàng)造安靜的學習氛圍,下課文明休息,是為了讓自己和他人更安全……對于做到的同學,俞老師會帶頭跟大家一起對他(她)說:“謝謝你的愛。”
通過學生愛的能力的修煉,提升了孩子們的愛的能量等級。愛的能量等級有“有愛之星”和“有愛天使”。平時會評選出“有愛之星”,一個月的練習,擴容,孩子們愛的等級不斷提升,就可以成為“有愛天使”。在俞老師班上,不比成績,只比誰的愛的等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