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聞:金融公司拿投資后官宣跑路,稱氫能源項目是“龐氏騙局”
元宵節(jié)當天,一封官宣跑路的公開信讓一家海外金融服務公司火出圈。
這家公司為傲利資本(Oli Capital),創(chuàng)始人齊洛在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公開宣布“沒錯,我真的跑路了。錢早就洗干凈了,我們人都到國外了,這是給你們投資人的一個教訓,不經歷風雨怎么成長”,
【資料圖】
齊洛還在信中“祝大家元宵佳節(jié)快樂,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可以好好發(fā)展,好好搞錢,不要再把錢浪費在尋找我或者找我要債這樣的無用功上面?!?/p>
信息一出,市場十分嘩然。但2月6日,傲利資本還曾高調發(fā)布《現在開始,攀登人生巔峰!澳洲高精尖企業(yè)等你加入》的招聘信息,招聘文案里寫到:注意了!知名澳大利亞金融服務公司傲利資本正在呼喚你一起搞事業(yè)!
時代周報記者2月8日再次搜索該網頁,發(fā)現目前該招聘公告已刪除。
時代周報記者就傲利資本疑似跑路咨詢廣東明思律師事務所律師黃江濤,他表示,目前境內投資公司中涉及海外投資的名目繁多,有不少線下或線上投資平臺風險很大。由于境內外注冊主體的關聯(lián)關系難以認定,資金涉及跨境流出,境內外法律制度存在差異,導致相關監(jiān)管存在盲區(qū)。黃江濤特別提醒投資者,在進行海外投資時,盡量咨詢專業(yè)律師,全面了解跨境投資規(guī)則、明確受托主體、細致審閱合同等,以免遭遇投資虧損。
多平臺賬號已注銷
傲利資本號稱是知名澳大利亞金融服務公司,但目前仍舊能查詢到的信息已經很少。
截至發(fā)稿前,時代周報記者查詢發(fā)現,傲利資本的公眾號、視頻號目前已經被注銷;但海外平臺目前仍有信息,傲利資本的YouTube目前仍然存在,尚有9790名訂閱者。
時代周報記者在知乎平臺上搜尋到了一注冊ID為“Oli Capital”的知乎用戶,簡介是:澳大利亞傲利資本,金融投行領域從業(yè)者。詳細的介紹信息顯示,Oli Capital(傲利資本)是一家總部位于悉尼的精品投行,專注于企業(yè)募資、上市發(fā)行、并購咨詢、基金管理和投資管理等領域。并特別強調,如需要咨詢業(yè)務或者訂閱澳洲股票最新信息用戶可留言垂詢,該服務免費。
傲利資本的公眾號為“Oil Capital傲利資本”,時代周報記者2月8日再次搜索時已經注銷。根據此前截圖記錄顯示,2023年1月17日,該公眾號曾發(fā)布《機不可失!氫能投資已成熱點,趕緊機會趕上這波風口!》,還曾發(fā)布《澳美股市散戶投資者大多在虧錢?避開這些投資雷坑,全靠這33個投資策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曾提醒投資者避坑的傲利資本已經暴雷;該公眾號在1月26日已經停更。
傲利資本的兩個視頻號“澳股指南”和“Oli View澳美股研習社”目前均已注銷,最終更新的內容停留在去年11月。
重點項目宣稱年收益高達15%-24%
傲利資本主推的項目涉及氫能投資,甚至有部分項目宣傳年收益高達15%-24%。在官宣跑路的信中,傲利資本也特別提到,“無論藍籌股還是黃金,以及氫能源項目都是一個個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
“澳洲財經見聞”的某平臺號曾于2022年9月曾刊發(fā)傲利資本的氫能投資項目,題為《澳洲汽車界的“王炸”來了! 能源投資新時代, 由它開啟!》該文章中提及,Oli Capital傲利資本作為唯一成功入駐澳洲氫能協(xié)會及清潔能源歇會的華企代表,助您贏在綠色能源投資百億賽道的起跑線上。
文章中詳盡地提及了,傲利資本的投資管理團隊在全球主要交易所的上市股權投資方面擁有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傲利私投部(Oli Private Investment)的投資原則,就是“用最低的風險,把最大的利潤分享給私投部的每一位貴賓。”傲利資本此次重點投資的H2X Global項目是澳大利亞的車企廠商,聲稱要讓澳大利亞在生產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方面名列前茅。
該文章介紹到,H2X Global是一家專注于絕對可持續(xù)性的澳大利亞汽車和動力裝置公司,該公司專注于利用最高效的技術,并致力于獲取零排放和可再生能源。氫技術的專業(yè)化是H2X增長的基礎。并且,宣傳材料顯示,該項目無鎖定期且以月為周期分紅。
關于此次傲利資本的暴雷事件,時代周報記者向從事相關法律事務的律師咨詢海外投資的相關注意事項,黃江濤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海外投資時,重點關注投資平臺的背景和資質,可到相應的備案網站查詢投資平臺、金融產品、投資顧問是否合規(guī)或具備相應資質,必要時可咨詢當地金融監(jiān)管部門。投資者簽訂投資協(xié)議時,需重點關注協(xié)議中的投資流程、底層資產、回款規(guī)則等條款,對于承諾收益等違規(guī)行為應有基本的辨別能力,避免陷入投資騙局。
黃江濤律師分析到,不少境外面向內地投資者的投資機構會在國內設立融資平臺,但因關聯(lián)關系難以認定,一旦爆雷,金融監(jiān)管機構或公檢法僅能對國內的公司主體進行處罰或規(guī)制,而對于已流出境外的資金則難以追回。
黃江濤表示,國內私募基金的最低認購金額為100萬元,但不少風險較大的海外投資平臺因不受境內監(jiān)管限制,其往往通過設定較低的認購門檻來吸引更多投資者。因此,海外投資的爆雷案例呈現出受害人數多、單筆投資金額小等特征。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關鍵詞: 澳大利亞 金融服務公司 關聯(lián)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