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資訊:“巨虧”之下,華能國際加碼新能源
相對于2021年超百億的虧損,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能國際”,SH:600011)2022年的虧損雖有所減少,但仍不盡如人意。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3月21日晚間,國內火電龍頭華能國際披露了2022年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收2467.25億元,同比增加20.31%;凈利潤虧損73.87億元,同比減虧26.17%。
(資料圖片)
對于2022年業(yè)績虧損的原因,華能國際將其歸咎于2022年度煤價仍居高位,且煤機裝機比例較高,新能源發(fā)電盈利未能覆蓋煤電虧損等因素的影響。
資料顯示,華能國際成立于1994年,是中國最大的上市發(fā)電公司之一,主要在中國全國范圍內開發(fā)、建設和經營管理大型發(fā)電廠。
華能國際隸屬全國五大發(fā)電集團之一的中國華能集團,目前,中國華能集團旗下共擁有3個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屬于綜合電力運營商,內蒙華電(SH:600863)集中于內蒙自治區(qū)內,華能水電(SH:600025)專注于水電業(yè)務;華能新能源已于2020年2月在港股退市。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注意到,2022年,受地緣政治及國際能源價格劇烈波動影響,全國動力煤價高企不下。在煤價高企、進口煤價格倒掛、煤炭資源緊張等因素的干擾下,包括中國華能集團在內,國內以火力發(fā)電為主的電力企業(yè)業(yè)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相對而言,中國華能集團的虧損相對較大。
為了擺脫對火電的過分依賴,尋找第二業(yè)績增長曲線,中國華能集團開始加大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
今年2月6日,在中國華能集團2023年新能源建設推進會上,接任董事長四個月的溫樞剛對外宣布:今年全年,華能將開工新能源3000萬千瓦以上,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
3000萬千瓦是個什么概念?要知道,2022年全年,全國新增風光新能源裝機也僅有1.2億千瓦,這意味著華能今年一年就要干到去年全國裝機量的四分之一。實際上去年全年,包括中國華能集團在內的五大發(fā)電集團,沒有一家的新增新能源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
在華能新能源已然退市的情況下,作為中國華能集團旗下綜合電力運營平臺,承擔起這個重任,華能國際自然當仁不讓。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華能國際風力發(fā)電機組裝機容量為13628兆瓦,占比10.71%;太陽能發(fā)電機組裝機容量為6276兆瓦,占比4.93%。
2023年,華能國際的發(fā)展規(guī)劃顯示,繼續(xù)大力發(fā)展清潔能源,持續(xù)優(yōu)化火電結構,力爭完成境內發(fā)電量4690億千瓦時左右(比2022年高出180億千瓦時)。
華能國際2023年資本支出計劃顯示,公司預計在風電與太陽能發(fā)電業(yè)務上的投入分別達到118.36億元與140.00億元,遠超計劃對火電投入的53.90億元。
高目標疊加高投入,業(yè)內機構預測,2023年,華能國際或將迎來新能源裝機大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