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而不是只愛優(yōu)秀的孩子
□林琦
筆者最近參加了孩子學校的家長會,老師拿出一組數(shù)據(jù),說在一次抽樣調(diào)查中,300個孩子里有將近60%的孩子厭惡甚至非常厭惡自己的父母,僅有不到6%的孩子喜歡自己的父母。看到這組數(shù)據(jù),在場一片沉默。
為人父母,含辛茹苦養(yǎng)育孩子,沒有得到回報也就算了,卻成了被孩子厭煩的人。許多父母到此大概要大為光火,想回去好好修理一下自家不知感恩圖報的孩子。筆者以為,當問題出現(xiàn)時,每個人都無法逃脫責任。我們口口聲聲說愛孩子,為什么卻把孩子越推越遠,甚至出現(xiàn)長久無法彌合的裂痕。
“爸媽很在意我的分數(shù),如果我考不好,他們就很生氣”“我媽不了解我,她完全不信任我”我們真的愛孩子嗎?我們的眼里是不是一直只有考卷上的分數(shù)?我們愛的是這個孩子,還是愛那個優(yōu)秀讓人驕傲的孩子?;蛘哒f,你更在乎的是你自己是否被滿足了,只有好成績、被羨慕的“別人家”孩子,才能滿足身為父母的虛榮心。
也許有的家長要反駁,沒有好成績就沒有好的未來,沒有好的未來一輩子就毀了,關注成績還不是為了孩子好。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很老生常談,曾經(jīng)的我們也被這種焦慮、恐懼拽住,現(xiàn)在又把這些傳遞給下一代。
在唯分數(shù)論的環(huán)境之下,多少孩子產(chǎn)生了心理、生理問題,問題產(chǎn)生了,家長們才會反思、后悔。無論是分數(shù)、成績,還是好大學、好前程,與孩子的生命和健康比起來,身為父母的我們很容易就作出選擇。
筆者在此呼吁,真的不要去攀比,你的孩子也是別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你的孩子可能不會成為別人家孩子,但是,別人家的孩子也不會成為你的孩子。每一次的考試,都不是終點,后面還有很多新起點,即便我們的孩子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做一個知足的平凡人未必不幸福。你的孩子真的比你想象的更需要愛,更需要幫助和理解。
記住,他們很快將離開你的身邊,他們有新的天地,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珍惜你和他們長時間相處的最后的、最寶貴的時光,珍惜再珍惜。你可以,單單地付出你的愛,信任他們,因為他們值得信任。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盼望,這是他們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