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價格高位振蕩加劇 供應端缺口補充問題仍存
截至昨日收盤,棕櫚油主力2205合約連續(xù)4天收出陰線。市場人士提醒,棕櫚油價格高位振蕩加劇,投資者需謹慎對待。
“農產品具有生長周期性和季節(jié)性,供應端的缺口補充需要時間。目前,市場對于連盤棕櫚油正在不斷鞏固做空思維。同時,馬來西亞棕櫚油局11月的供需報告整體偏空,奠定了外盤弱勢運行的基礎。”格林大華期貨高級分析師劉錦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棕櫚油市場內外盤聯動性較強,隨著馬來西亞棕櫚油市場的走弱,連盤棕櫚油期價也承壓。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的報告顯示,截至11月底,該國棕櫚油庫存為181.68萬噸,高于此前市場預估區(qū)間172萬—178萬噸的上沿,也比去年同期高出16.1%。西南期貨油脂分析師黃婷認為,雖然庫存高于去年同期,但棕櫚油連續(xù)合約價格也高出去年同期逾30%,這意味著棕櫚油市場已經充分兌現了利好。
據了解,1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163.49萬噸,低于市場預估區(qū)間164萬—174萬噸的下沿,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這是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今年以來第3次高于去年同期,并且是同比增幅最大的一次。另外,12月10日,馬來西亞政府同意所有已獲準領域重新向外籍勞工開放。黃婷表示,馬來西亞種植業(yè)將重啟外籍勞工入境,待勞動力恢復后,棕櫚油產量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稱,自去年3月外國勞動力無法入境以來,其國內勞動力短缺已經增加到7.5萬人。與棕櫚油產量相連,折合20%—30%的潛在產量損失。如果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在目前基礎上增加20%—30%,那么產量將從歷史偏低水平進入歷史高位水平。
“12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huán)比可能繼續(xù)下滑,畢竟當前處于季節(jié)性減產周期。自4月起,馬來西亞產量一直在150萬—170萬噸波動。不過,從現有情況來看,增產季的勞動力完全能夠滿足減產季的勞動力需求,預計12月及明年年初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同比仍將增加。”建信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余蘭蘭說。
此外,近期,馬來西亞出口數據表現不佳。據余蘭蘭介紹,根據船運調查機構ITS和AmSpecAgri的數據,馬來西亞12月上旬棕櫚油出口增幅不到1%,而11月同期為8%,除了印度市場,歐盟和中國的采購興趣并不高。她認為,棕櫚油基本面雖然已經扭轉,但并不意味著價格會順暢下跌。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的最新報告和市場預期的分歧在于庫存的下降幅度和產量的下降幅度。馬來西亞棕櫚油主要出口印度、歐盟和中國。近期,由于棕櫚油進口利潤持續(xù)下滑,印度開始轉向進口更多的豆油和葵花籽油,這導致市場預期的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旺盛景象未能出現。”劉錦補充說,國內棕櫚油和豆油價差已經處于13年來的最低點,加上冬季是棕櫚油消費淡季,棕櫚油替代優(yōu)勢消退,其商業(yè)庫存進入累積階段。她認為,不論從供應端還是從資金端來分析,棕櫚油價格繼續(xù)上漲的空間都有限,而一旦產量兌現,下跌行情就會展開。
余蘭蘭表示,近期油脂市場利空消息頻現,包括EPA和巴西摻混率不及預期、巴西大豆產量或創(chuàng)紀錄等,而菜油供應緊張、我國棕櫚油進口倒掛、現貨基差較高也提供了利多支撐。綜合分析,棕櫚油價格大概率已經見頂。